汀香水榭

求知
——原来的博客wuguoren.com没有精力维护,自2021年10月起迁移至此。

财务为什么会让初学者感觉到难?

学了近一年的财务课程,有个问题始终困惑着我:为什么财务这类学科会让人感觉到难?甚至会计老师可以得意地解释道:“加减乘除,小学数学,这有什么难的?”诚然,财务的难并非体现在数学运算上,那是不是内容多,概念杂?起初我认为是,但也只有忙完考试,年末略闲暇时,我才有时间谈谈自己真实的感觉:财务是一类古老的学科,这种古老体现在计算能力的匮乏,于是我们需要通过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来弥补,并锻炼可怜的计算能力,这种现实通过老师们的授课方式、考试的侧重点体现得淋漓尽致。但问题是,自从计算机发明以来,历经几十年的飞速进步,我们的计算能力空前提高,知识探索和应用的范围已经从因果关系延伸到相关关系,以前的有些东西已不再适合,这恐怕也是这类学科发生变革的原动力。

以下,让我们从具体的角度探讨影响初学者学习财务的几个问题:

一、借贷记账法:

以我的切身感受而言,借贷记账法是辨别财务人员的基本门槛。初学者往往会被会计老师传授的内功口诀搞的晕头转向——因为老师也是循着口诀练就的功夫,奇怪的是,经济师课程中对此的解释反而比会计课程更理性。

按照“借贷已无特别含义论”这种偷懒的解释,借贷记账法也就可以称作“加减记账法”,这其实说明了丁字账的一个局限:能够作为明细计入科目的内容,必须分解为加减运算,税务师涉税实务中关于“应交税费”中二三级科目的设定能够让我们清晰看到这一点。

但是“加减记账法”只解释了借贷记账法真正含义的一部分,为什么我们要写作“借贷”而非“加减”?让我们仔细看看资产负债表(一个大丁字账),然后再看看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对于会计主体而言:等式的左侧就是借方,代表会计主体将所拥有资源的用度情况;等式的右侧就是贷方,代表会计主体所拥有资源的来源情况。“借”的含义就是把我的东西用到哪里去了,我把手机借给张三就是这个意思;“贷”的含义就是我的东西从哪里来的,我向银行贷款就是这个意思。

于是,“借贷”其实包含了两个含义:1.加减运算;2.资源的方向。有人可能不明白为什么负债和所有者的权益会在一个方向?明明一个是从别人哪里拿到的资源,另一个是我自己提供的资源,其实,这是混淆了“我”这个概念,会计主体才是这里的“我”。

理解了“借贷”的含义,借贷记账法的基本问题已经解决,所有的会计记录都是一个个“借贷”这种会计分录的代数叠加,但是这些分录有什么规律呢?难道我们只能按照老师讲授的去一个个记忆下来吗?显然不是,让我们再回到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或者干脆用动态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变形一下:“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借贷记账法这样的复式记账法有个好处,就是“等号”。一笔分录一定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以资产为例,某项资产增加了(借),为了保持恒等式不变,要么其他资产减少(贷),要么是剩余项目变化,如果是“费用”项目那就是减少(贷)——因为同在等号左侧,如果是“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项目,那只能是增加(贷)。这不仅可以解释为什么负债和资产的借贷方向相反,而且将所有的会计分录分类,例如:“借费用,贷资产”这就属于所谓的“计提”——由于利润表的存在,我们需要将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体现出来。多说一句,老师对于“计提”、“结转”这样的口头术语不作定义令初学者头疼不少。

二、简而不简的逻辑:

如果说借贷记账法是一个显而易见的困难,这里所谓“简而不简”的逻辑恐怕是一个更深层的问题,这种逻辑是站在学习者的角度而言:感受到这类学科的主导者应该简化的地方不作简化,不该简化的地方反而简化,我对此的猜测就是开头那段古老学科的探讨:在计算能力爆炸的现代,我们仍然在用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去弥补并锻炼与生俱来的原始的计算能力。

关于简而不简,说一个简单的例子:使用EXCEL编辑表格的你是否仍然习惯合并单元格这样的操作?通过单元格的合并,能够让你做出感官美好的各种表格,但是当你需要做筛选一类的数据处理时,合并单元格简直就是噩梦。

归根结底,我们希望原始数据能够结果简单、条理清晰、细节丰富,当我们需要表现时,按照设定的程序将需要的数据复制并处理就能够得到结果——这需要强大的计算能力。但我们无论如何不应该改变原始数据,否则下次需要做其他处理时,就不得不到“抵”这样的技巧,经过几轮下来,整个数据集已经杂乱不堪了。

举个具体的例子:烤肉店的师傅在操作速度足够快的情况下,18种香料分置在18个独立容器中是最方便的,根据不同的口味按照程序加香料,核算简单;但是,如果操作速度跟不上,这位师傅就需要把香料分类组合盛放,凭经验弥补速度的不足,核算就会变得复杂——但是特显经验。财务就是在操作速度已经足够快的现代背景中,仍然保持着古老经验的学科。

回到具体的财务问题上,固定资产是当月增加下月提折旧,无形资产是当月增加当月做摊销,虽然有历史的原因,但如今也不作统一,不规整数据,就是在人为增加学科的细节;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核算,造成了会计处理和理解上的大部分难度,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合并报表承认的只是权益法核算,母公司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后还可能需要做追溯调整——那为什么一开始不作权益法核算,让细节完整保留?

“抵”这个概念大致可以理解为:明明是两条独立的业务,单独核算很简单,就好像Photoshop中的图层一样,各个图层独立处理,然后叠加成最终的效果——这很符合直觉的理解,但是财务中偏偏要将两条业务中相同的部分先代数叠加在一起,然后做处理——据说这样还是可以节约计算能力。最明显的莫过于会计合并报表中的“抵权益”,税法中出口业务的“免抵退”都是如此,而且两者就是一个东西。就好像几根平行的绳子,你一定要把其中几根系在一起,然后在某个阶段又拆开,顶尖的竹器、刺绣、窗花艺人,无不擅长此类技巧,但是对于初学者而言,眼花缭乱的操作增加了不少学习难度。

三、其他零星问题:

对于初学者而言,如果说会计还有成体系的理论主线可以摸索,税法更像一系列零星的组合。其实,税法的主线无非就是计算出计税基础,乘以税率,再扣除优惠,最后得出需要交纳的税金。但是为什么学起来很不轻松?以我的个人感受而言,老师教授这个学科是典型的以记忆能力弥补理解能力的思路,尤其是经过税收优惠的轰炸,许多初学者已经濒临放弃的边缘。

不论增值税、消费税、所得税,税法的开篇第一章已经讲述了税法的要素,包括税基、税率、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等等。遗憾的是,老师并没有解读各个要素,例如:为什么会有这些要素?各个要素又为什么是那样?各种税收优惠,也没有按照开篇的税基式减免、税率式减免、税额式减免等等分类解读,更别提政策设定背后的原因。

总之,税法给人的感觉就是仍处在战国时代,秦还没有完成统一大业。当然,如果跳出当前的框架,在计算为王的当代,我们的税法能不能应用相关关系,例如:像人民币汇率那样参考一篮子货币,让税法参考几大重点行业的几类企业,制定标准税率,其他企业全部核定,抽查稽核辅助,允许企业申诉,然后将每年的税收任务合理分配到各企业,根据边际税率递减的规律鼓励企业创收……对于学习者而言,这样的方式起码可以将学习重点转移到对于税法本质的理解和规划上来,而非靠人的记忆能力去比拼经验和资历。理论尚未覆盖的地方,经验为王,但经验强于适应,却无意推动变革。

财务成本管理是另一门以记忆能力弥补计算能力,甚至理解能力的学科,这体现在各种各样的“法”上面。例如: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法,本来是个简单的方程,但是考试中明显不如背公式计算的速度快;因素分析法,既然连环替代的顺序都会影响分析结果,那这种方法的实用价值在哪里?还有经济订货批量模型,现实中的订货模型恐怕远比这个模型复杂,而且借助强大的计算能力,能够快速迭代出超出日常理解的模型,但是考试的方向不是如何结合实际来建模,而是背下这个公式快速答题。

明年开始,还有审计、经济法、战略要学,不知道还要经历什么样的问题和困惑才能修成正果,以上,且算作我对今年财务学习的思考和总结吧。

评论